程志扬:城厢队用韧性拼出冠军时刻
8 月 13 日晚的隆安县老年活动中心,数千名球迷的呐喊声浪几乎要掀翻屋顶。当都结乡队在第三节将比分追至仅差 7 分时,城厢队主教练程志扬叫了暂停。他没有在战术板上画复杂的路线,只是让队员们围拢成圈,轻声说了句:“想想我们练过的呼吸节奏,把每一次防守都当成最后一次来拼。” 这句简单的叮嘱,最终化作城厢队 77:65 战胜对手的冠军底气。

这场 “隆福杯” 乡镇篮球联赛决赛,成了城厢队抗压能力的最佳注脚。比赛开场后,城厢队凭借精准中投与犀利突破迅速建立 6 分优势,次节更是打出 20:8 的攻势将领先扩大到 18 分。但真正的考验在第三节到来 —— 都结乡队突然变阵提速,用快攻反击连续追分,现场观众的助威声几乎全倒向对手。“那会儿替补席都站起来了,我能看到主力后卫额头的汗珠子在往下掉。” 程志扬赛后回忆道,正是此时队员们自发执行了平时训练的 “三分钟专注法”:每次死球时深呼吸三次,拍三次篮球再发起进攻,用机械动作稳定心态。
这种临危不乱的特质,源于程志扬独特的心理训练体系。每周三次的训练课上,他总会安排 “噪音干扰投篮” 环节:让替补队员在场边制造欢呼声或嘘声,主力队员则需在这种环境下完成罚篮练习。决赛前两周,他甚至模拟过 “落后 10 分追分” 的情景训练,让队员在高压下演练挡拆配合与防守轮转。“我从不教他们‘别紧张’,而是教他们‘紧张时该做什么’。” 程志扬的训练哲学里,包含了念动训练的精髓 —— 每天睡前 15 分钟,队员们要闭眼想象自己完成关键进球的全过程,从接球手感、防守站位到篮筐反馈,细节越清晰越好。
决赛关键时刻,这些训练成果显现得淋漓尽致。当都结乡队将分差缩小到 7 分时,城厢队中锋在一次篮下对抗后稳稳命中 2+1,落地时他下意识地摸了摸手腕 —— 这是程志扬设计的心理暗示动作,代表 “重置情绪”。随后的进攻回合,后卫连续两次胯下运球摆脱防守,用一记标志性中投回应对手,这个动作与他每天念动训练中想象的画面几乎重合。“你可以输掉战术,但不能输掉节奏。” 程志扬在更衣室墙上贴的这句话,成了队员们的胜负准则。
这场胜利对城厢队意义非凡。作为乡镇球队,队员们平时分散在各行各业,有教师、个体户,还有两名在读大学生。赛前一个月的集训,他们每天要兼顾工作与训练,有人下班后来不及吃饭就直奔球场,有人带着伤坚持完成战术演练。程志扬看在眼里,特意调整了训练计划:早晨加练体能,傍晚专注战术,周末则组织家庭开放日,让队员家属到场观看训练。“凝聚力比技战术更重要,当他们知道背后有一群人在支持,抗压时就更有力量。” 这种温情管理在决赛中显现效果 —— 第四节关键时刻,替补队员全部站在场边跺脚助威,节奏整齐得如同训练过的战术配合。
优游ub8,优游国际ub8,优游国际平台,优游U8登录比赛结束后,程志扬没有立刻庆祝,而是带着教练组复盘到深夜。他在笔记本上写下:“第三节防守轮转慢了 0.5 秒,但沟通及时弥补了漏洞。” 对他而言,抗压能力不仅是心理韧性,更是训练中打磨出的肌肉记忆。“你看最后那个锁定胜局的抢断,不是运气,是我们练了五十次的防守陷阱。” 他指着录像中后卫突然前插断球的画面,眼里闪着光,“当技术练到本能反应,压力就变成了动力。”
如今,这座 “隆福杯” 冠军奖杯被摆在镇文化站的展示柜里,旁边放着程志扬手写的训练日志。日志最后一页写着:“胜利不是终点,而是学会在压力中成长的起点。” 对于这支乡镇球队来说,他们用篮球诠释了最朴素的体育精神 —— 所谓抗压,不过是把日复一日的坚持,变成关键时刻的从容。而程志扬和他的队员们,正带着这份韧性,准备迎接下一场挑战。
发表评论